找到相关内容470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学道者的魔障

    星云法师:学道者的魔障  第一篇五欲六尘  第二篇三毒  第三篇生死烦恼  正文  第一篇 欲六尘  壹?欲六尘的定义   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“魔”,佛教将“魔”的意义延伸,凡是一切...善恶是法。”所以我们每天生活在欲六尘之中,应抱持一种不贪不拒的中道态度,时时返观自省。   壹?三毒的定义   “欲六尘”是攀缘外境所引起的魔障,对治之道,应该从内心去寻找真正的原因;“三毒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969464.html
  • 离尘除障正修之法

    ,如此方为正信。切愿:愿严持戒律,忏悔罪障,永不再造;愿六度万行,自度度他,发广度众生之菩提大愿,为度众生愿成佛。力行:时时摄心,安住体性,外不染六尘,内除障。   一、外不染六尘   1)...于一切众生皆本尊,一切意声皆咒音,一切情器皆光明刹土,以达不分别之境。谁人能于第一念不分别,谁即登地之菩萨。   二、内除障   障和六尘一样,能覆障碍光明智慧。除障之方法,亦为修自心...

    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

    止观|智敏|慧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806429724.html
  •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一)──四念处:《念处经》

    过去、未来诸如来、无所著、等正觉,悉断、心秽、慧羸,立心正住于四念处,修七觉支,得觉无上正尽之觉;我今现在如来、无所著、等正觉,悉断、心秽、慧羸,立心正住于四念处,修七觉支,得觉无上正尽之觉。...睡眠、掉悔,内实有疑,知内有疑如真;内实无疑,知无疑如真。若未生疑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疑,灭不复生者,知如真。如是,比丘观内法如法,观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见,有明有达,是谓观法如法,谓也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553552.html
  • 通往觉悟的基石

    无我」的重点在于:诸法的真实相,就是单纯的现象生灭,背后并没有一个本体的支持。 经典中关于法念处的部分可再细分为小节,每小节涵盖一组不同的法:取蕴、内六处与外六处、七觉支、四圣谛。在这组当中,和七觉支属于狭义的「心所」,其它各组则属于广义的真实组成要素(但第三组「内外六处」所提到的通过根门而生的烦恼结,也可包括在「心所法」内。)。在本章中,我们只简短处理被归于「法」的「心所」意义下...

    菩提長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4654763.html
  • “摩诃止观”的简介

    行成解发,入菩萨位。修圆顿止观前,须先具备法,即:具缘、呵欲、弃、调事、行法等二十五方便。此二十五法,约事为观,调粗入细,检散令静,所以是为止观远方便。   □具缘:持戒清净、衣食具足、闲居静处、息诸缘务、得善知识。   □呵欲:呵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尘。   □弃:弃绝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等。   □调事:调食、调眠、调身、调息、调心。   □行法:欲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4669937.html
  • 禅与禅宗略说

    的修禅,都说成是佛教的禅定。因为他们有着根本的不同。若只是寂然不动的静坐,充其量,也不过是生天的因行。   禅那还有译为弃恶,功德丛林。弃恶是舍去欲界的等一切诸恶。因为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的覆了我人自性清净心的功用。修定能将诸恶弃除,使心恢复本来清净,所以名为弃恶。功德丛林,《大智度论》卷七说:“诸禅定功德,总是思惟修。”以禅为因,能生智慧、神通、四无量等功德。如种种树木生坐,开发无漏...

    菩提

    |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224521569.html
  • 参禅要注意调和

    入座,否则身息不调,难以入定。俗话说:“身安而后道隆,饮食知节量,常乐在空闲,心静乐精进,是名诸佛教 ”。   2、 调睡眠:照佛经上说:睡眠原是无明惑覆,因此,贪、瞠、睡、悔、疑合称“ ”意即覆心性,令生不善法。先是贪欲,执著欲之境以心性。其次是瞠恚,在违情的境界中,生瞠恨心,覆理智。三是睡眠,心昏身重,障心性的灵知。四是掉悔,心起躁动,谓之为“掉 ”,于所作之事而...

    蓝青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432282361.html
  • 喜心作意

    已灭,已生是境、未生是心;已生是五蕴、未生是,见五蕴在集﹙无明触的颠倒妄想﹚即见在生诱惑、攀缘分心。由衷愿意归零,从自己一无所是、一无所有开始,重新认识五蕴、六内外入,重新对待,没有过去的包袱...兴趣,失去“我胜、我等、我劣”的兴趣,一切以见苦为作意﹙注意力的著力点﹚,真的见到“有生即有苦”“苦灭即无生”,看破才能活在当下,离欲离才能轻安三昧。   一心一意的对焦,过去让它过去,一切归零,重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5545722.html
  • 净土宗师——四祖法照大师

    此生能离浊,除苦、断、截趣、净眼、具根、成力,得菩提,具解脱,能速成就五分法身。会念佛功力如斯,最胜无比。尽此一形,顿舍最後凡夫之身,生极乐国,入菩萨圣位,得不退转,疾至菩提,实为...断。另外,法照大师在竹林寺还设有律院以保戒的修学。  总之,法照大师的会念佛法,具足了戒定慧叁学,是解脱之道, 更是大师修行和度人的密方,往生净土的捷径。   【注释】   1 会法事仪卷中。...

    圆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0149050.html
  • 正念的艺术(四)

    对治禅修的:寻以精进力克服昏沉,伺以定力克服疑,喜以欢喜力克服嗔,乐以舒压力克服掉举,心一境性以收摄根力克服贪。初禅禅支克服,旧的负面情绪得以改变,新的正面心态得以形成。   如何...  正念的艺术(四)   般若婆罗法师 著   佛网翻译小组 译   维持平衡的种方法   1. 观照一切经验:客观明记一切经验,因而产生“见证”的心。   2. 放下:不要寻求...

    般若婆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150377.html